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法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改革文件,2024年1月1日起铁路法检机关集中管辖全区28个罪名的环境资源刑事案件。集中管辖办案实践反映出,环资类案件办理普遍存在“鉴定难、鉴定贵、鉴定周期长”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办案质效。为此,呼和浩特铁路运输检察分院与自治区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共同商议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库,择优选择与办案需求相适应的鉴定机构和专家,为环资类案件办理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鉴定服务。
为更好服务一线办案,呼和浩特铁路运输检察分院与自治区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依据《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细则》等有关制度规定,制定完善了鉴定机构与鉴定专家入库标准,并在整合区内外优质鉴定资源的基础上,完成一期入库筛选工作。经调研、签约、审核,最终确定具有环境损害鉴定执业资质且诚信等级评估为B级以上的内蒙古蒙环生态司法鉴定中心等17家入库鉴定机构,张晓飞等303名入库鉴定人,郑利霞等120名入库专家。呼和浩特铁路运输检察分院将根据司法厅对鉴定机构、鉴定专家的诚信等级评估结果、行政处罚、行业处分和鉴定意见采信率等情况,动态调整入库鉴定机构及人员,区内外有意愿且满足条件的鉴定机构及专家可随时申请加入。
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司法鉴定中心作为入库鉴定机构代表,与呼和浩特铁路运输检察分院及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会签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库合作协议》,就规范鉴定工作流程、优化一般案件鉴定时限、提升鉴定服务质效等协作内容达成合议。
仪式上,由呼和浩特铁路运输检察分院研发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库”小程序在“内蒙古铁路检察”公众号正式上架启用。小程序收录了入库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及专家信息,汇集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资源,供全区办案人员使用。不仅可以根据办案需求筛选鉴定资源,提供的“一键电话联系”和“位置导航”功能更方便对接沟通,从而破解实践中“有专业鉴定资质的机构和专家难找”问题。同时,小程序设置问题解答模块,定期收集、整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由鉴定机构统一进行答复,推动形成环资案件鉴定知识“百科全书”。
据悉,仪式上还发布了与自治区司法鉴定协会沟通交流后,实地调研走访入库11家鉴定机构所形成的《关于环资案件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价格调研的公示》,便于办案人员了解掌握。
来源:内蒙古检察、内蒙古铁路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