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整治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净风”专项行动以来,潍坊市公安局周密部署、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班,取得显著成效,于近日成功侦破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现场查扣“特供酒”300余箱,涉案金额达1200余万元。
7月10日中午12时30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公安部“净风”行动,严打“特供酒”》为题报道潍坊市公安局寒亭分局侦破“4·08”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案情回顾
直播间内售卖低价“特供酒”
今年3月,某网上直播间内,主播慷慨激昂地介绍着一款所谓的“08奥运会特供酒”,精美的包装、知名的品牌、稀少的货源、低廉的价格,使这款酒拥有了超高的“性价比”。听了主播介绍,潍坊市民张某心动不已,立即下单购买。然而,到货品尝后,张某明显感觉不对劲,喝完第二天还头疼,怀疑买到了假酒,于是向潍坊公安报案。
接到报案后,寒亭公安分局食药环侦大队办案民警开展调查,发现这个直播间内展示多款某品牌的系列“特供酒”,且销售数额较大,无正规销售授权,具有重大售卖假酒的嫌疑。经鉴定,这些“特供酒”为假冒注册商标产品,公安机关迅速开展案件侦查,于4月8日一举抓获王某、李某等5人,并继续深挖扩线。
犯罪链条浮出水面
鉴于此案涉及区域广,寒亭公安分局迅速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侦办。王某、李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到案后,专案组梳理出涉及生产“特供酒”和包材的犯罪嫌疑人15名。
专案组民警分别于4月10日和12日分两批次赴贵州、甘肃等地开展工作。民警经过调查发现,一辆白色轿车经常在下午将酒运输至仓储性质的房间后进行包装并发货,这与到案嫌疑人提供的发货时间基本一致。经过10余天调查取证,办案民警进一步确定可疑车辆、犯罪嫌疑人,一个涉及生产、包装、销售、物流的犯罪链条呈现在专案组面前。
捣毁制假售假窝点
经过连续几个昼夜的集中行动,专案组抓获非法制造“特供酒”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陈某、王某、吴某等人,和正在进行包材交易的赵某、胡某卫等人,捣毁非法生产系列“特供酒”包材窝点1处、非法生产假冒品牌白酒窝点2处、物流点1处、非法销售窝点3处;现场查扣“特供酒”300余箱,假冒酒盒、外包装箱、酒瓶等包材1000余件(个),酒水灌装机、压盖机、打包机等生产设备4台,已查明案值1200余万元。
据犯罪嫌疑人陈某、王某等人交代,2023年以来,他们购进低价散酒、“特供酒”系列包材和灌装设备,通过采取勾调、灌装等程序,制造所谓的“特供酒”,并在线上进行销售。销售团伙中,犯罪嫌疑人王某、李某等人合伙成立传媒公司,雇佣财务、主播等人,在网上开通直播间,推销“特供酒”,获取订单后,直接发给陈某、王某等人进行发货。犯罪嫌疑人蔡某中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在明知“特供酒”是假酒的情况下,还将“特供酒”发往全国各地。
犯罪嫌疑人灌装的基酒每斤成本只有6元至15元。为了让假酒看起来年份更长,犯罪嫌疑人对假酒进行调色,更有甚者,使用食用酒精、水及香精进行简单勾兑生产所谓的“特供酒”,购买者食用之后容易头晕、恶心,对人体健康伤害极大。
公安机关再次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酒品时选择正规商家,不购买无产品标识、无生产厂家、无生产地址的产品,发现可疑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有关部门举报反映,避免上当受骗。
来源:寒亭公安